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代表公司向西南干旱灾区捐款,邓群芳副市长代表市慈善机构接受捐款
格力电器向西南干旱灾区“万人捐款”活动现场
近日,西南五省的旱情已经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关注,从各类媒体上,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正源源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其中不乏企业和企业家熟悉的身影。中国空调的龙头老大——格力电器向灾区捐出了680万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家电业最大的一笔善款。最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部分来自员工的自发捐助。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在保持自身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如何使每个员工成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个体,使勇担社会责任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行为呢?这是个值得企业管理者积极探讨的问题。
善待员工是企业家和企业首先必须做到的。企业必须以人为本,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切实保障基层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这样才能使员工建立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企业的号召具有感召力。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说过:“打造一个百年企业,不是一两位企业领导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代、一批批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此,除了对员工职业素质的长期培养,良好优厚的福利待遇之外,格力电器对员工奉行的是温情文化。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格力电器投资2亿元兴建的员工生活区,风景优美,生活设施齐全,还有夫妻过渡房专供已婚员工居住,为方便员工上下班,格力电器更开通了20余条城际巴士路线,来回穿梭于珠海繁华的街道。甚至在中午,格力也安排了班车往来一公里开外的员工生活区,只为一个简单的目的——方便员工回“家”就餐和午休。新进入格力的大学生常说:“这里就像大学校园一样!我们只是把上学换成了上班。”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董明珠代表提出:为解决住房难的问题,企业同样要为社会、为政府承担社会责任,格力电器将投资3亿元为员工建过渡房,让格力员工为之振奋不已。而在公司内部,格力电器已累计资助困难员工100多人,帮助1000多个家庭脱离了贫困,挽救了10多个鲜活的生命。
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出现了裁员降薪的现象,人才流失严重。但是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却认为:“把企业的风险转嫁给员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格力电器不裁员,不降薪!”
要让员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人更要长期身体力行,为员工做好示范作用。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以个性犀利的“营销女皇”为世人熟知,在今年的“废标案”中为了“讨一个说法”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不惜找省委书记告状。然而,对自己扶贫帮困、赈灾救学的事实,董明珠却从来都是低调处之,不事张扬。长期以来,她已经向社会捐款逾3000万。在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平浪镇小学等学校通过捐资建教学楼、设奖学金等形式助学;先后资助5名患白血病的孩子战胜病魔,渡过难关;在大灾大难面前,她频频挺身而出,仅汶川地震她就捐款120万元。当被问起她自己的慈善行为时,作为格力电器的带头人,她常常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一个企业如果不对社会有贡献,不对国家有贡献的话,它本身应该说就不是一个好企业。格力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空调企业,在做好自身企业的同时,还能够为大家做什么?我认为更多的是献出爱心。”这不仅是格力的社会责任原则,也是她自己的。
企业家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格力电器管理者的亲历亲为和企业温情文化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格力电器全体员工自发组织建立了“阳光基金”,用于员工及员工家属突发急病、或发生意外时的医疗费用和借款,帮助和救济有困难的员工渡过难关。企业内部成立救助基金,这在中国企业界尚不多见。在汶川地震中,全国格力人共向地震灾区捐款2000多万。公司一些普通员工在业余时间热心义工事业,到敬老院、福利院照顾老人孤儿,多次无偿献血,被珠海市义工组织表彰。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已经固化在这个企业的文化之中。
此次旱灾,格力电器员工自发组织万人捐款,虽然数额不多,但是却代表了一种群体的力量。相比于企业家个人频频飙升的捐款数额,这种力量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企业赈灾,更要将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群体行为,而不是企业家个体。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