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上校受邀出席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活动
聚焦公益力量,传播公益精神。2025年1月7日,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年度盛典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企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公益媒体等5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公益事迹,交流成功经验,探讨公益向善之路,为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再次为公益事业发展点亮前进道路,注入了新的动力。本届盛典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促进公益事业的落地开花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公益演讲环节,各个主讲嘉宾就自身及周围,切身身体力行践行公益行为的历程和心得,抒发了各个的感想和希望,演讲嘉宾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原副主任贾雪阳少将,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经济参考报》原总编辑杜跃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锋,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一级战斗英雄毛羽亮、一等战功荣立者胡国桥、《聚焦公益》电视栏目总制片人、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组委会秘书长姚小飞、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泽彦、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江苏仕达律师事务所主任高锋、上海女王之舟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模、陕西兴平牵手希望小学创办人刘艳、河洛(广东)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小文、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贾秀芳、杭州亿亩花田、田字本草创始人田野、三自儿童整理教育创始人宁可,香港和平设备公司董事长刘健远,八杰酒行董事长谢杭峰,天台才韵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释智渡、马来西亚IBC国际商会总裁刘运联都发表了感人至深的发言,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铜锣湾集团,温州杨红慈善基金会等单位代表也都出席活动并发表精彩致词。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受邀出席并荣获“2024年度公益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史光柱,国家双百人物,新中国最美奋斗者。他1981入伍,1984年在收复老山战斗中,4次8处重伤,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将炸烂的左眼球塞进眼眶,继续坚持指挥,率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一、诠释英雄气概,献身国防建设
或许大家还记得那个眼缠纱布,全身中了一百多块弹片的年轻战士。人民大会堂一曲《小草》传遍祖国大地,他就是“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史光柱。有过战火的洗礼,他更加懂得一个民族要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强有力的支撑, 即便西装革履、腰缠万贯也会屈辱地跪在侵略者面前求生。
退休后,史光柱便从“军中有我”转变为“强军有我”,继续坚守在国防教育阵地,足迹遍及军内外和边防哨所。以现身说法的宣讲方式,感召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投身军营。没机会走进部队的青年也纷纷立志成才,有的成为国防通、军事迷。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全国演讲3800多场次。仅去年在江苏的一场演讲,线上、线下的听众就有36万余人。 二、以笔代枪,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没了眼睛我还能做什么?能否铸魂立剑,枕戈再战?”
他放下荣誉再出发,通过自学上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实现了以笔代枪的转变。离开部队,他克服眼盲的困难,深入一线。继续在文艺阵地冲锋陷阵。先后发表诗文1500多篇(首),出版11本专著,获亚洲音乐奖、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31次,多个国家翻译和出版他的作品。
以高尚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实写来写去,让他锲而不舍的,只有3个字——“中国魂”。一个中国人,只要有中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连对手也会投来尊重和敬佩的目光。 三、凝结爱心,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一个不落下
帮扶特困人员是史光柱长期要做的一件事,起初他动员身边的亲友捐衣捐物,装进麻袋,每次一寄就是十几麻袋,每年多次。 20多年后,他觉得自己力量单薄,需要以组织的形式汇聚爱心,他边参与推动烈士公祭日、英烈保护法的实施,边拿出稿费和工资注册成立了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
在北京,促进会对脑瘫脑残孤儿持续救助;在云贵川,促进会开展慰问烈属活动,对特困创业群体进行扶持;在陕西、山西、云南,促进会展开“一对一”和“多对一”助残扶残。他们还举办全国“大爱万里行”活动,为边老穷地区送教、送技术,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促进会成立10年来,通过就业再就业培训、特困救助、创业扶持等形式直接帮扶特困人员2.1万余人,间接帮扶的人员高达56万。他个人帮扶千余名。
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那是因为承诺。当年他答应过战友,活下来的人,要替死去的战友尽孝。
和平建设时期,他一样坚守。有人见他白天做慈善公益晚上又要写作,有几次因劳累过度住进医院。于是,劝导他:“别人的事差不多就行了,你自己缺什么去找组织。”他说:“我什么都不缺!如果是为自己,当初老山堆满黄金,我们也不会拿生命去做交易!现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当初的愿望吗?”
撸起袖子加油干,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一个不落下。40多年来,他初心相随,使命相伴。从一个阵地转换到另一个阵地,变换的只是身份而非忠诚。心有未来,每个高点都是新的起点,旗帜飘扬在心中,史光柱正在路上。
活动除开幕式演讲、视频展播、项目发布、电视人物专访、公益书画笔会、致敬盛典等主题活动外,由公益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传承、公益映像之夜三大篇章构成,邀请来自各领域的代表出席,展示企业践行社会公益的成果,并通过从教育公益、健康公益、星公益、项目发布、乡村振兴、映像短片、书画笔会、电视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分享,全面回顾与总结了过去一年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对2024年公益事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向本届盛典年度公益人物、年度公益映像短片、年度公益企业及年度公益项目进行了致敬。
据悉,本次活动由《聚焦公益》电视栏目、亿央网、中视采风网等多家媒体共同主办,北京世纪采风广播影视策划中心承办,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八杰酒行协办。公益事业大典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八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公益事业大典越办越好,引来了业内众多企业、社会组织、学术机构、媒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已经成为公益慈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事。(武芳报道)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