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玲英, 1953年出生,云南昆明知青。1969年1月到云南省德宏州插队落户。1972年底返回昆明做零时工。1973年进旅游服务公司工作10年。1982年下海经商20年。2001年,开始创办“昆明知青老年公寓”至今。20年风雨历程,昆明知青老年公寓从一个院发展到上规模的医养结合机构。现是云南省老年护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昆明市老龄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昆明市医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年来,加入中华慈善总会长照全国联盟组织经常做公益,援助国内外受灾和受伤的伤员。2008年汶川地震,代表公寓捐到灾区现金3万多元、捐衣、被500套;2010年云南干旱捐现金2万多元,捐衣、被300套,荣获云南省“抗旱好人代表”称号和“全国百家杰出养老服务机构”称号;2011年荣获云南省“行业优秀单位代表”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文化养老养生示范基地”和“中国养老产业标杆示范单位”称号;2014年荣获“公益慈善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荣获“4.25尼泊尔震灾支援照护行动公益先行者”称号;2016年荣获昆明市第二届“敬老文明”称号;2017年在“8.8四川九寨沟”抗震救灾中荣获“首届天使奖章”称号;2018年在成都“健康中国”会上荣获“中国养老行业最具社会责任人物”称号;2019年在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参展中荣获优秀项目奖;2021年云南大理漾濞地震,救灾取得了多项荣誉称号。。中央、省、市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公寓进行专题报导。2019年初又在大理市喜洲通过招投标中标占地30亩、床位300张,风景秀丽、配套设施齐全,面向全国各地中老年人旅居康养为一体的养老中心。
早在2001年,秉承着“关爱老年人,帮天下子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建院宗旨,我们自筹资金建盖昆明知青老年公寓,20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从西山区最开始的一个院200个床位发 展到后来的三个院1020个床位,西山区总占地面积37.28亩,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又创办了官渡区新院,成为昆明市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知青老年公寓位于董家湾外国语学校旁东华东路26号(21-29栋),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新的公寓档次提升了,房屋是正规建筑,装配了电梯等现代化设施及缓坡道,还办了一个一级医院,成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机构,适应各种 老人入住。全新的公寓,能容纳627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成为养老托老、医养结合、居家为一体的养老中心。
本公寓提供优质五心服务:爱心、耐心、关心、热心,提出“褥疮为零”等自律高标准,赢得了老人的口碑、社会的肯定。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