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梓楹,经管学院2017级硕士生。她一直奉献在校内外志愿服务一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参与过新冠抗疫行动与捐款捐物、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第四批志愿服务、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等。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志愿者称号、北京市级优秀贡献奖、“清华大学紫荆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清华大学志愿公益优秀奖”奖学金、“新冠抗疫优秀志愿服务奖”等荣誉。
心怀家国,奉献社会
心系家国,不求回报。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校园讲解队骨干开始,苑梓楹活跃在从学校到社会的各种志愿岗位上。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参与到一线抗疫工作之中;在担任校史大赛主持人期间,她主动承担其他志愿者的任务。 一直以来,她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也从未改变自己志愿公益的初心。
心系社会,坚持公益
为“走出大山,走进清华”的孩子们进行校园讲解
苑梓楹是本校研究生讲解队的重要骨干,但她仍然选择 在一线做志愿公益讲解工作。她认为:“从开始进行校园志愿讲解的那一刻起,我便衷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公益讲解,可以让更多的人们深入了解自己所在的清华园校园风貌和我们清华人的精神,与此同时可以为参观清华大学的大人孩子们在心里种下一颗严谨治学、为人君子的种子。 无形中助力祖国花朵的成长之路,于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低调做事,彰显清华精神
苑梓楹参与志愿服务
在苑梓楹志愿服务过程中,有一个故事非常动人。2020年在一次北京市级大型会议志愿服务中,她英勇救人,冷静处理病患,联系120救护车救下一位女士。面对采访,苑梓楹毅然拒绝,觉得 救人是随手的一件小事,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她告诉对方,自己是个不愿意上电视的普通人,尽管最后还是被北京市朝阳区官方新闻媒体将她的事迹记录了下来。
心怀家国,勇毅挺身
苑梓楹的志愿服务纪念证书
新冠疫情开始之初,苑梓楹除了为武汉捐款捐物,也是清华大学抗击疫情首批志愿者,参与一线抗击疫情工作。她回忆道, 当时自己的初心是希望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只希望更多的人民不再受难。苑梓楹也提及到自己穿上防护服志愿工作后,才深刻了解到一线抗击疫情医护工作者的不容易。虽然是寒冷,但是汗水不断,防护镜模糊。苑梓楹不顾大量数据处理的辛苦,参与了72小时抗击疫情工作支持,担任核算数据录入支持。苑梓楹回忆道,自己日夜录入,连吃饭都缩短时间,自己的眼睛在那个时候差点花了,但是 自己从心里真心觉得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再苦再累也值!
心念他人,善良与正直现于眉宇
苑梓楹参与志愿服务
苑梓楹说, 劳动的汗水与帮助过的人们的笑容是自己做公益的勋章,虽然这些勋章是无形的,但是对于自己而言已然很重了。在公益活动中,苑梓楹会经常不断帮助他人。苑梓楹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很多,很多时候在不同领域中能够回馈社会与国家,就已经很满足了。
今年我们清华大学校史大赛主持人是苑梓楹所担任的。但是有趣的是, 苑梓楹除了长篇台词主持人的身份,她还是第一个到达会场参与会场布置,以及会后清理打扫。我们问道校史大赛主持一场下来不辛苦么,还要参与布置与清理?苑梓楹说自己主动参与的,平时参加公益活动后,经常会完成岗位任务后自己留下来加入场地清理工作。她认为自己干活虽然辛苦,但是其他志愿者也会很辛苦,虽然不是自己公益活动岗位上的工作内容,但是能分担一些就分担一些。何况今年是自己所在学校的110周年重大校庆,自己更应该多出份力。
苑梓楹是个十分可爱的人儿。平时看到有人请求帮助,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在今年校庆期间,有校友在园子里遗忘的随身物品,是由苑梓楹帮助寻找最后找回的。
身体力行,传递爱的力量
作为“海淀区青年榜样”代表参加官方志愿宣讲工作
(左一为苑梓楹)
苑梓楹很早的时候就已被选为“海淀区青年榜样”进行官方公益志愿宣讲工作了,但是在生活中她本人一直非常谦逊低调,从不提及自己的任何荣誉,例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高级荣誉称号“海淀区青年榜样”。但是如果需要苑梓楹的公益行动故事进行宣讲的时候,她会选择愿意说出自己介绍身份以及自己背后的公益志愿故事以及介绍经验,除了自己参加志愿公益服务,也同样身体力行地作为志愿公益宣讲代表工作。每次宣讲结束后也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心得。苑梓楹认为 需要拓宽公益视野,自己一直秉持着向他人学习之心与感恩之心,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公益志愿服务,回馈社会。苑梓楹说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有突发状况,需要我们志愿者去替他人解决问题与难题,特别考验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庆幸的是自己每次也能妥善解决公益活动中别人发生的紧急难题。苑梓楹凭借着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对他人的爱心克服着种种困难,践行着自己心中的公益。
苑梓楹十分关注为人品质的锻造。她认为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精神。 把自己所学的各项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帮助他人,燃烧自己,贡献祖国。
参加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已经成为了苑梓楹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苑梓楹谈到: “我会一直坚持做志愿公益,做出奉献,心系国家与社会,哪怕风里雨里。”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