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有梦有爱的心
一颗好人心,一颗佛子心。
伸出援手,让生命与生命间互动。是佛子走向彼岸的必经。
喇嘛阿阁·贡觉仁波切简介:精通妙法显密义,修持谨遵三戒律,遍及众生圣贤功,“阿阁”世系殊三界。无上出世九道尊,贤智通达成就者,世系传授并慎修,至高“阿阁·仓巴”嗣。喇嘛阿阁·贡觉仁波切1982年诞生于干佛法昌盛的吉海省贵博县吉曲乡这个伟大的阿阁家族,系藏族格萨尔王家族的后代,在降生之时祥瑞之兆尽显无余。世系上师贡觉仁波切的父亲是尊贵的阿阁·噶玛成林仁波切尊者,谙熟教法,精通噶玛巴所有宗义。随后成为宗庆寺的大修行者和上师。后来佛教复兴时又成为阿阁叶旺寺的修建者、复兴者。
尊者喇嘛阿阁·贡觉仁波切七岁时在父亲跟前学习了文字及修习佛法之共通的前言,十三岁时参与僧众座次行列,同时了义持明的白玛珠美仁波切前灌顶并传承《大宝伏藏》等诸多教义,满五岁时按先祖的旧规,进入也巴寺址--达那寺的悟泽修行处,在上师普措扎西大活佛处授习并系统地学习了也巴派的理论。尊者贡觉仁波切发了四宏愿,即使在尊者父亲去世的时候,仍然坚持闭关修行,圆满地完成了上师布置的所有修行功课。二十岁贡觉仁波切回到叶旺寺接任主持寺院事务,随后朝拜印度及修习佛智,同时谒见无派别公正无私的诸多圣者,在藏贡司徒仁波切处授习及闻思释疑《大宝伏藏》和《噶举咒语教诚宝藏》等。二十二岁的贡觉仁波切按照阿阁·世系历任的成规,于藏历水龙年(公历二00四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三,吉日良辰祥瑞之时,在叶旺寺举行了隆重殊胜地坐床典礼仪式。成为叶旺寺的最年轻的宗主。
在以后的日子里尊者喇嘛阿阁·贡觉仁波切用爱心救济贫困家庭以及失去父母的孤儿、无子女的老人、无助的病人和贫困生等,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当然这并不是一两个人能所做出来的成绩,而是靠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奉献中为共同的目标所做出的贡献。随后尊者喇嘛阿阁·贡觉仁波切在2018-05-04创办“囊谦县嘉拿智慧博爱慈善协会”。一直致力于爱心公益方面,为当地的民众服务。其中包括:(图书馆)筹建含有大量图书以及阅读区域的教室,同时包含电脑等多功能教具以提升当地教育质量。此外,作为藏文化艺术文化传承的培训点我们将启动唐卡学院计划,对于当地青少年进行一个技能型再教育,不仅能成为当地各类人群“社区中心”意义的聚集地,且能让该图书室在当地具备更多功能的社会意义。
(希望小学增建)对于现有的学校建筑进行改建,将生活和学习区域进行规划,分为食堂、宿舍、公共卫生区域让现有的房屋更合理使用,并在舒适度上有所提升,并尝试融入更多环境保护的概念,在尽量不破坏当地生态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及当地僧人及民众共享更现代化的生活。
(医疗救助站)为智慧希望小学及周边的僧人和民众筹建含有一个诊室及医疗室的卫生救助站,可以提供日常疾病的治疗、护养。作为医疗志愿服务队的常驻点,联合城市全面的卫生医疗资源,并发动社会各地的医疗志愿者团队加入。“配合每年(夏季)一次的医疗义诊项目,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补给,将最大化造福当地民众。
至今,仁波切和他的嘉拿智慧博爱慈善协会依旧不间断地行持利生大愿,为那一方土地的人民忙碌着。"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