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恒,1990年从北京调到深圳,参与深圳商报的复刊筹建。2003年至2018年,张占恒全程参与深圳市关爱办、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市关爱办副主任、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目前,张占恒担任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他是深圳报业集团的资深媒体人,是着力推动深圳市关爱行动发展的资深公益人,获2020年度中国十大公益人物奖。
资深公益人推进“公益+双拥”模式
2021年3月18日,在张占恒的大力推进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正式成立。一年来,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搭建了关爱退役军人的爱心聚合平台,联合关爱基金会名下的专项基金和公益伙伴,推出致敬退役军人温暖行动、感恩行动、志愿者关怀行动、精神传承行动和“一对一”帮扶行动、“幸福家改造计划”等一系列关爱退役军人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对深圳退役军人进行物质帮扶、文化关爱、精神传承和致敬慰问。截至2021年12月底,近百家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超过2万人次的爱心市民参与捐赠,共筹集善款、物资超过800万元。这是“公益+双拥”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张占恒是“老公益人”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将公益行动拓展到其他领域。2011年4月,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推动下,由深圳报业集团捐资400万元发起设立的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张占恒就全程参与,并担任理事。2019年1月,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会成功换届,张占恒任理事长。10年来,关爱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60余个,先后获得深圳AAAAA级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众多荣誉,在中国基金会中心网透明指数排名,持续获满分,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排名第一。
引领关爱帮扶困难老兵及军属
针对家境困难的退役军人军属,张占恒发动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向退役军人“关爱矩阵”发出爱心倡议,并积极联合深圳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发动旗下党支部和党员爱心捐款,发起“子女帮扶计划”。“当我感到最无助时,是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帮助了我,让我重新点燃对生活的信心。”退役军人遗孀张秀梅发自肺腑的说道。张秀梅是退役军人家属,丈夫陈前松去年3月份突发疾病去世,留下70多岁的双亲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家庭的重担一下压在她身上。“子女帮扶计划”为军属张秀梅解决了子女学费和生活费,让这个困难军属家庭摆脱了困境。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年过花甲的退役军人范进雄,由于身患糖尿病、尿毒症等重病,失去劳动能力,疾病的并发症造成肢体三级残疾。他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而透析治疗、医药费和房租等生活费,每月就要近万元。他妻子因肺堵塞离世,使得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照料他生活起居及看病就医的重担,压到了18岁的儿子和24岁的女儿身上。为了照顾父亲,儿子辍学在家,女儿也辞掉了工作在家陪护。张占恒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通过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一对一”帮扶计划,联动专业社工机构,为范进雄解决起居医疗护理问题,精心的照顾让范进雄的身体健康和日常起居得到很大的保障。为了帮助范进雄的儿女解决就业问题,张占恒积极发动身边社会资源联合新世纪创业就业党支部,为其子女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
弘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
为了弘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张占恒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到宣扬爱国拥军文化当中来。2021年“八一”前夕,张占恒主导推进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携手深圳晚报开展了“口述历史·老兵传奇”系列大型策划,深度采访了8位居住在深圳的全国战斗英雄,拍摄制作8集系列短片通过全媒体重磅推出,短片深受大众喜爱,超过40家媒体进行宣传,传播超30个平台,浏览量超百万人次。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张占恒主导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举办以“守初心使命铸红色军魂”为主题的致敬退役军人红色党课,通过分享战斗英雄参军经历、退役老兵在深创业、在一线基层服务广大群众经验等形式的3场红色党课活动。活动通过各方媒体传播超60万人次浏览关注。
为了传承深圳的拓荒牛精神,张占恒发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力邀多位资深作家和媒体人,编成一部由众多拓荒牛撰写的《拓荒牛的记忆》,去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全国发行。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题写书名。该书记载了基建工程兵参加深圳特区建设的拓荒历史,从不同视角记述了基建工程兵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程和成就,成为传承深圳拓荒牛精神的一部信史。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