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在第五届《医师报》医学家峰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荣膺“十大公益人物”称号。
方唯一教授从事心脏病介入诊疗工作20多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24000余例,是我国最早开展冠脉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复杂及钙化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多年来,他深入基层指导帮扶胸痛中心建设,不顾山高路远,风雨无阻,走遍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从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
披星戴月,质量控制贯穿胸痛中心全程提起胸痛中心,方唯一脸上总掩不住带着些许自豪的笑容。从萌芽、探索阶段,到规范化发展、启动认证,再到现在不断壮大,形成燎原之势,方唯一见证了胸痛中心发展的风风雨雨。他的付出如娟娟细流,源源不断地汇进胸痛中心建设事业的奔腾江海之中。 作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执行主任,他全程参与了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胸痛中心再认证标准的制订。即便日常临床工作再繁重,路程再远,方唯一都坚持定期抽出时间赴全国各地进行现场核查。核查过程中院前、院内、院外每一环节都要求严格按照质控标准执行。坚守原则,为的只有一个目标——帮助更多的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尽可能让更多急性胸痛患者享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躬行善道,铺就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之路区域医疗发展不平衡是制约胸痛中心建设全面发展的绊脚石。方唯一认为,只有基层胸痛救治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全员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为大力建设基层医院胸痛中心,让医疗资源下沉,方唯一积极参与到基层胸痛短训班中、实地走访基层医院,寻找适合基层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方案。为了打破资源限制,降低需要帮扶医院的培训成本,方唯一还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大力推进胸痛学院网上培训课程的开展。利用远程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培训交流、远程指导、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等方式解决各胸痛中心建设中难点,高效快捷的提升建设水平,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培训质量。2019年9月,方唯一亲自奔赴西藏自治区,走访西藏多个医院考察胸痛中心建设工作。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也是如此。西藏地理位置特殊,地广人稀,交通也不便利,实现及时转运冠状动脉介入(PCI)有一定难度,群众就诊意识也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方唯一同专家委员会一同耐心指出医院救治流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胸痛中心方案,最终制订出可以切实可行的“西藏方案”,并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胸痛中心联盟。借着在病房进行教学查房的机会,他还为刚做完PCI手术的急性心梗老年患者听诊,亲切地询问患者的治疗方案并提出了详细建议。
健康科普 动员全社会关注心脏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学会预防心血管病应成为每个人的健康功课。”在方唯一眼里,科普是心血管医生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正确识别心梗症状,加强国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他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平台上,积极推动“中国心梗救治日”“世界心脏日“科普公益系列活动,世界心脏联盟以感谢信的形式向全球会员展示,扩大了国际影响。他还利用深入基层指导胸痛中心学科建设的机会,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健步走、心脏康复操、心肺复苏培训、健康大讲堂、科普之星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不遗余力地在全社会推广心血管病地防治手段,让公众充分了解、熟悉、掌握相关心血管知识,关注自身健康。
《医师报》专栏报道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