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资讯推荐
为非遗添动力,为梦想济沧海,贝泰妮公益基金再度为希望起航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11天前 | 84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希望高中班”、到“希望浴室”、再到“希望厨房”,贝泰妮公益基金助学育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持续为公益积蓄力量,做永续发展的公益践行者。让公益感染青春,让青春绽放力量!贝泰妮公益基金“为健康、为美丽”的理念与实践行动也将会持续传递并温暖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各个角落。

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光彩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繁星,闪耀了中华大地五千年。那些影响并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更应是我们生生不息传递和守护的艺术瑰宝。

  作为中华儿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坚定民族文化的自信,理应义不容辞。2022年10月28日上午,省青基会、贝泰妮集团走进丽江玉龙县三所学校调研非遗项目实施情况。

  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且具有独具特色的“三多”文化传承。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白马小学、白沙镇白沙完小、拉市乡海东完小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绘画、声乐、舞蹈、手工等兴趣课程相结合,培养同学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承。

  白马完小的东巴舞蹈文化艺术传承

  “不管是外地学生还是本地学生,我都要求他们一起学习和传承我们的纳西族文化,当了十二年的校长,我一直在做传承纳西文化这件事情,不希望纳西文化消失,它们非常真贵。” 白马完小校长和群立感慨道。 黄山白马小学是离古城区最近的学校,古城区容纳不下的学生最后都会来该校,学校逐年扩大,校长表示以前只有12个班,目前已经超过18个班,结合国家“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老师们更有时间带领更多的学生学习纳西民族文化。

  和群立带大家观赏了学生在鹅卵石以及盘子上的绘画、东巴文字的对联、为祭祀而手作的纸马、学校百年文化长廊,还有重大节日才会跳起的东巴舞......

  和群立校长坦言:“东巴舞失传非常可惜,学生目前不一定懂得这个舞蹈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们有兴趣跳,以后会慢慢地琢磨参透这个舞蹈的意义,不一定现在跳的多好,但可以把这样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白沙完小的纳西语言文化结晶传承

  来到白沙镇白沙完小,刚好是学生们早操时间,和以往校园看到的广播操不同,同学们在跳的是纳西舞蹈;学生们唱起校歌,校歌是双语版,同学们把普通话和纳西话切换得游刃有余;再到音乐教室中看到学生们熟练地演奏着纳西乐器:纳西琵琶、苏古笃、三弦等等,白沙完小校长和春雷表示:“这些学生大部分只学了两个学期,学生对纳西的乐器非常感兴趣,贝泰妮公益基金的到来,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的条件,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振兴。”

  和春雷校长要求学生每人都要投入到一个非遗兴趣爱好中,无论绘画、文字、舞蹈......把兴趣爱好学好、学精,去感受、去传承纳西族的灿烂文明,维系纳西民族精神。说到纳西语,和春雷校长惋惜的说到:“纳西语正在慢慢消失,很多词汇现在大家都已经不会说了,比如‘西藏’怎么说、‘上海’怎么说、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称谓又怎么说......”目前,白沙镇白沙完小已经编辑了一本关于纳西语言、民族历史的相关书籍供本校使用。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校长和春雷表示必须传承好、保护好。

  海东完小的纳西刺绣服饰文化传承

  到拉市乡海东完小已过中午,学生们还在等待市区营养餐的到来。教室里,学生们认真地刺绣,他们正在用图案传承着非遗文化。校长元正鲜介绍道:“孩子们刺的是纳西服饰上的图案:‘披星戴月’,我认为所谓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其实也是从这些非遗文化中得到的。”纳西服饰独具特色的“七星披肩”、“百褶长裙”保留了纳西历史文化记忆的发展踪迹,学生们亲手一针一线,仿佛身临其境纳西文化背后深邃的背景和生动的故事......

  非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保护非遗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继续传承、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不是任由它们沉睡在博物馆里。

  海东完小的学生仅有77名,相对配置的教师也很少,所以开展非遗文化课程比较艰难。非遗课程老师和玉琼感叹:“贝泰妮公益基金的到来让海东完小在非遗文化教学上看到了长远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源加入海东,让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

  二、与爱同行,温暖馈赠——职业技术教育大有可为

  在丽江有这样一所学校,将秋日的暖阳照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丽江百年职校——丽江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培训学校,是一所全免费的公益职业教育学校。2022年10月28日下午,我们走进丽江百年职校,如约的参加2022年度毕业暨开学典礼。

  自2013年7月正式申办成立以来,丽江百年职校通过职业教育,精准帮扶,已为564名来自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了全免费优质职业教育。

  始终坚定“教育照亮人生”的信念,丽江百年职校铺就了一条风雨有人携手同行的成长之路,让职业教育帮助年轻人获得幸福人生。同样秉承“为健康,为美丽’的理念,专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学助教、乡村振兴、赈灾救险等方面的贝泰妮公益基金,此行再度为希望护航。“公益的终点是希望的起点,我们希望借由丽江百年职校希望厨房的开始,与各位百年职校师生、捐赠者在公益道路上点亮彼此。让我们借用百年职校“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这样的办学理念来对抗焦虑不安,和这里的学子一起,用平常心、公益心面对这个精彩的世界。”贝泰妮集团党支部书记、董秘办主任钟巍说

  典礼结束后,我们跟随百年职校总务主任杨彩芬参观了学生们的寝室,整洁干净已不足以形容孩子们的寝室,可以说是寝室界的“天花板”。杨彩芬主任介绍道:“孩子们的寝室都是他们自己用抹布一点一点擦干净的,只要是手能摸到的地方一定不会有灰尘,这也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希望他们到社会上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随后,丽江百年职校的师生为“贝泰妮希望厨房”举行了揭牌仪式。仪式上学生们对“希望厨房”的到来连连称赞,学生杨阳在采访中说道:“从前由于学校没有自己的食堂,每天饭菜都是从外面订餐送进学校,有时候因为上课、打扫卫生等原因而耽误了吃饭时间,饭菜的温度、口感就会有一定的下降。现在有了一个属于大家自己的厨房,每天都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即使是同学外出回来,食堂都会留饭,并且有阿姨随时帮我们热饭菜。新厨房不仅卫生有保障,饭菜也非常新鲜,我们吃起来都非常的放心。”刚入学两个月的熊向莲同学家住丽江永胜,距离学校比较远,但是爱心食堂的饭菜让她吃出了家的味道,她激动地说:“希望厨房每一道菜都很好吃,我们吃到了以前订餐吃不到的饭菜,小鸡炖蘑菇、绿豆汤,大家都很感谢贝泰妮公益基金。”

  从“希望高中班”、到“希望浴室”、再到“希望厨房”,贝泰妮公益基金助学育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持续为公益积蓄力量,做永续发展的公益践行者。让公益感染青春,让青春绽放力量!贝泰妮公益基金“为健康、为美丽”的理念与实践行动也将会持续传递并温暖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各个角落。


  • 16 2025-01

    忻自良携团队受邀出席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 助......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 16 2025-01

    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胡碧业的国学传承公益之......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 16 2025-01

    《第八届公益形象大使宁可:用整理教育传递公......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 14 2025-01

    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在上海成功举办——202......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 14 2025-01

    上海挚光公益青年发展中心理事潘葭萓受邀出席......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 09 2025-01
  • 02 2025-01

    舍小家 顾大家 --刘畅的抗疫先锋之路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 04 2024-12

    慈心不渝的公益使者 ——曾惠萍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 28 2024-11

    传播公益力量 聚焦公益精神 陈焕新:智慧法......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

书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