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大河速递仓配中心正在加紧生产助农爱心蔬菜箱。胡炜东 摄
从11月18日启动到11月26日,“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已经进行了8天时间。在这8天里,有不少农户因卖出蔬菜舒展了紧锁的眉头,有不少采购商因收到价廉物美的蔬菜而展开笑颜。
据《河南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李英华介绍,这场百家媒体联动的助农行动由河南日报社联合微博政务、微博区域、新浪河南、微博媒体、新浪集团乡村振兴合作办公室发起。通过“河南公益助农”平台,百家媒体合力回应了农户的直接求助、合作社的焦急期盼、驻村第一书记的为村发声,助力河南蔬菜促销。
不看广告看实效
李英华说,虽然媒体不属于蔬菜促销中生产和消费的任何一端,但是有着极为重要的身份——信息中介。哪里的菜卖不出去,哪里的菜农需要帮助,采购商想要收菜该如何对接,这些都需要媒体“上场”助力。
不看广告,看实效。活动开始的第二天,大河报·豫视频采写的《采购商们看过来!延津县百余吨西红柿急找买家》一文发布后,就吸引了阿利茄汁面、二刘团购等不少采购商对接。经过沟通后,二刘团购分几天采购了当地1.2万斤西红柿。“以前都说汝南的番茄好,但这次我们采购的延津番茄品质也很好,如果不是咱们的活动搭桥,我们根本不知道。”二刘团购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活动中,大河财立方作为“中间商”,促成多多买菜从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董庄村购买60万斤萝卜;顶端新闻·河南商报对接的南阳一位爱心人士,采购了中牟县狼城岗镇南仁村105亩萝卜;大河网促成中牟县东风路街道史庄村售出各类蔬菜26万斤;《河南手机报》共帮助成交助农蔬菜1万斤……截至11月26日18:00,“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共计促成蔬菜采购7621.314万斤。
“真的感谢你们,帮得太多了。西红柿一直滞销在家,好多都烂在地里了,如果没有活动帮我们对接,怕是一点也卖不出去。”延津县南秦庄村的西红柿种植户对这次活动表达谢意。其他各乡镇的农户,在卖出蔬菜后也纷纷向帮助对接的助农团记者发来信息表示感谢。
助农声势靠传播
李英华告诉记者,在这场蔬菜促销活动中,共有百余家媒体参与进来,紧密配合联动,重要报道共同转发,形成传播声势。
活动上线首日,除河南日报社系列媒体全部参与外,《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和多家地方媒体也纷纷集结,组成了强大的“首发阵容”。此后,中国三农网、央广网、《中国市场监管报》、消费日报网、《潇湘晨报》等央媒和更多地方媒体纷纷响应。
据介绍,各家媒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对农户的求助信息和助农进展进行跟踪报道。《河南日报》推出的“蔬菜促销进行时”专栏,采写了《“努力不让一棵菜烂在地里”》《全国供销系统联动 5省助力豫菜销售》《公益直播拓销路》等稿件,围绕目前河南菜农的“急难愁盼”,让更多援助之手伸向田间菜农。
《中国市场监管报》在官方微信发出《蔬菜保卫战!本报联动,爱心企业伸援手》一文,利用河南记者站的优势,积极与各地市场监管局对接,解决滞销难题;《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潇湘晨报晨视频等媒体通过官方微博转发活动详情后,吸引了许多省外采购商关注并对接。
大河报·豫视频推出的《河南让滞销菜变“暖心菜”》《与降温赛跑,90后返乡创业小伙帮老乡急卖300吨上戈苹果》《河南蔬菜促销思考:农业也要有自己的“社交圈”》等文图及视频,在关注各地蔬菜促销情况、做好产销对接的同时,对河南蔬菜促销现状进行了更深一步思考。
同时,大河报·豫视频还独家策划推出《采购商带1000万助农却买不到菜?记者跟车直击采购全程,看高速卡点是否畅通》直播,全网观看及话题阅读量达628.5万。大河财立方推出的“帮帮菜农 暖心接力”微博连麦直播,邀请了果蔬合作社老板、物流运输人员、采购蔬菜的企业负责人等8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一个半小时观看量达32.9万;顶端新闻·河南商报推出社评——《“两只手”才能暖热菜农心》,视频在顶端新闻客户端播放量15万,在其他平台账号播放量超过40万。
截至11月27日,#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全网阅读量超4.7亿,排名最高时位居全国要闻榜第九。
媒体平台有效融合
在李英华看来,全网4.7亿阅读量的背后,少不了传播平台的支持。11月18日活动发起当天,微博作为平台方将#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纳入新浪集团公益广告计划,微博运营侧为活动投放了包括区域push、河南全域区域热搜、热门流、粉丝头条、全国区域金V分发、微博官方蓝V联动等资源。
其中,@大河报的活动发起微博,除区域push外,微博平台共计提供了价值超过58万元的粉丝头条,触达用户200万+,同时给予了包括@微博小秘书、@微博公益、@微博政务、@微博区域等多个账号的联动转发,其中@微博小秘书的微博粉丝量接近1.7亿。截至11月27日,《大河报》活动发起微博的单条阅读量达到403万,新浪河南的活动微博单条用户触达将近300万。
为打破各媒体间的数据壁垒、快速收集农户求助信息和爱心助农机构信息,此次助农行动搭建了开放共享的“河南公益助农”平台。腾讯不仅给予助农平台官方权威专属认证支持,还帮助该平台维护秩序,并进行数据梳理。
在这场活动中,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进行了有效融合,两者互相助力、相辅相成,既延伸了主流媒体的触角,又提高了商业平台的公益性,共同打造了互动性好、传播力广、公益性强的服务新模式。“未来,我们计划建立一个长期的助农信息平台,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连着市场需求,将企业、媒体、农户资源纳入进来,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农户的销售成本和需求方的采购成本,真正打破产销之间的‘信息壁垒’。”“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负责人说。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