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资讯推荐
奋战大凉山 书写扶贫故事
来源: | 作者:互联网 | 发布时间 :1258天前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面这个拉犁头的人是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犁田。”2018年,白永胡被选派到布拖县木尔乡布柳村,当一名驻村援彝干部。
布拖县木尔乡离县城4公里。境内拥有丰富的高山生态资源,如土豆、藜麦等。为发展当地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布柳村村委会干部考察后,决定种植高山蔬菜——茭白。可过程并不如想象的完美。

文戈(右一)在金阳县小银木乡松林村了解情况。

                           张友明(左二)在贫困户中了解户情

扶贫影视剧《索玛花开》,讲述了经济学博士王敏主动请缨到谷莫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带领谷莫村突破重重困难脱贫奔康的故事。剧中王敏扶贫遇到的各种阻碍、脱贫的喜悦看哭了很多人,特别是村民从一开始的不接纳、不理解,到认可、尊敬,最后追随、惜别,是很多扶贫干部经历过的故事。
像王敏一样在彝区扶贫的干部有很多。2018年6月起,洪雅县相继派出24名援彝干部,他们来自卫生、农牧、政法、教育等不同行业部门,他们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挥洒青春,如彝民心中美丽的“索玛花”般,在大凉山腹地尽情绽放。这些普通的援彝干部是如何开展工作取得老百姓的认可的?
8月6日,记者来到洪雅县倾听这些青年援彝干部的心路历程。
“我们要干出成果给他们看”——
驻村援彝干部白永胡
   白永胡是洪雅县卫生健康局的工作人员。在他的家里珍藏了这样一张照片:在一片荒地上,有两名被晒得黝黑的人正在犁地,犁头是老式的牛犁头,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推,他们的脸上青筋凸出,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脚上沾着黄泥,地上除了阳光直射下的犁头倒影,便是被深一脚浅一脚踩出的泥坑。
“前面这个拉犁头的人是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犁田。”2018年,白永胡被选派到布拖县木尔乡布柳村,当一名驻村援彝干部。
布拖县木尔乡离县城4公里。境内拥有丰富的高山生态资源,如土豆、藜麦等。为发展当地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布柳村村委会干部考察后,决定种植高山蔬菜——茭白。可过程并不如想象的完美。
“当地彝胞们不愿意下田,他们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喜欢种植诸如玉米之类的容易种、看天收成的作物,经济来源单一且收益不高。茭白虽然经济效益更好,但需要精耕细种。当地人一来不愿意种、怕麻烦,二来不会种、怕种不好。刚开始说服他们改种茭白非常困难。我们想了个办法,联合乡政府做通几户村干部工作,让村干部先带头种植。村民不会,我们就拿起犁头下田示范,扛起喷雾器手把手教他们撒药。我们要干出成果给他们看。”白永胡说起了刚推行种植茭白时的困难。
现在,布柳村已有30余户村民种上了茭白,脱贫指日可待。“我是农民的儿子,下地干活谈不上辛苦,更何况到这里来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现在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彝族朋友越来越多,他们还邀请我去看当地一年一次的斗羊比赛呢。”白永胡高兴地说起他援彝的收获。
“孩子们都叫我‘汉族爸爸’”——
主动请缨的“四治专员”张友明
“我有一个彝族称呼,村里孩子都叫我‘且沙叔叔’。”张友明自豪地说起了他的彝族姓氏的来历。这是一名来自洪雅县农业农村局的干部。去年,49岁的他自动请缨扎根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补莫村参与扶贫工作。
曾经,从事农技工作的张友明,哪成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村上的“四治专员”:协同当地党委政府和援凉工作队伍,开展治超生、防辍学、治毒、防艾等扶贫工作。
白天,他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了解老百姓的脱贫意愿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把走访情况汇报给当地党委;晚上,他和村干部商量办法,制订帮扶措施,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我来这里的初衷,就是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解难事。”张友明说。
然而,这份工作没有想象的轻松。“一开始,村民以为我会很矫情,有些甚至以为我不是来帮扶,而是来跟他们抢资源的。水、电不便,我就自己安装水管、买灯牵线搭电,还种上了蔬菜,迅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一遍遍跑村里的贫困户,远的地方就骑自行车去。同村干部巡林,带上草帽能帮村民下地干活,拿起书本能给孩子上课,把戒毒对象、艾滋病患者放在心上。现在,我这个‘四治专员’干得还不赖,村民也很支持我工作,还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张友明说道。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张友明用自己的真心付出,换来了村民们和孩子们的爱戴。“凉山虽苦,苦是使命……田间地头是我们的战场,猪圈牛圈是我们的堡垒……真心融入,苦中有乐。禁毒防艾、控辍保学、超生治理,一样样学、一样样干,诚心帮助、真情付出、真心期待……这里的孩子夏天给我扎鲜花、秋天送我马铃薯……我成了村上孩子们的‘且沙叔叔’和‘汉族爸爸’……”张友明把自己扶贫的感悟写进了日记本里。
“不破楼兰终不还”——
把村民当成亲人的文戈
文戈是洪雅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民警。2018年7月,他被选派到凉山州金阳县小银木乡松林村,当一名驻村帮扶干部,从事当地“治毒、治病、治超、治愚”工作。“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圆满完成这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文戈给记者回忆起自己在送别洪雅县公安局慰问组时说的一番话。
在海拔近3000米的松林村,村民住户分散,他随工作组徒步入户走访、逐户采集信息、进行法制、禁毒防艾、文明习惯等宣传,经常一走就是一天。因为有着警察工作的经历,他还给当地孩子讲起了法制故事。
当被问到异乡生活遇到的困难时,文戈这样说:“村民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我还有啥困难不能克服?更何况我是人民警察,不为他们做点什么都对不起这身警服。”对文戈而言,他早已把松林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把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如今,他深刻体会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来凉山前,我就已做好心理准备,当地群众生活越是困难,就越凸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文戈说,他将致力于健康脱贫,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健康文明的生活。


  • 16 2025-01

    忻自良携团队受邀出席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 助......

    忻自良始终坚守着 “三 XIN” 理念,即创新、用心、互信。在创新方面,他勇于突破传统,国际首创五心运气推拿针灸疗法。这种创新疗法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中医急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 16 2025-01

    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胡碧业的国学传承公益之......

    胡碧业出生于 1964 年,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国学的热爱和深厚的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是华夏名人数据库的审核委员,更是北京华夏博易国学文化发展中心的副院长。这些身份赋予了他传承和弘......

  • 16 2025-01

    《第八届公益形象大使宁可:用整理教育传递公......

    宁可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1995 年,他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便踏上了教育之路,在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深......

  • 14 2025-01

    第八届公益事业大典在上海成功举办——202......

    郭筱君的故事始于1962年,那时她作为长乐一小的佼佼者,与小伙伴们一起,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外国领导人献花,这是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开始。12岁那年,她在上海市游泳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组5......

  • 14 2025-01

    上海挚光公益青年发展中心理事潘葭萓受邀出席......

    潘葭萓理事分享到她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二十多年的公益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她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咬紧牙关,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快乐......

  • 09 2025-01
  • 02 2025-01

    舍小家 顾大家 --刘畅的抗疫先锋之路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降临,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全与健康。四川省古蔺县的刘畅便是其中一位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不仅在疫情初期勇......

  • 04 2024-12

    慈心不渝的公益使者 ——曾惠萍

    曾惠萍,福州市慈恩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及理事长,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爱心,在公益事业中书写了非凡篇章。1967年出生于福州的曾惠萍,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决心。仅22岁之际,她便毅然决然......

  • 28 2024-11

    传播公益力量 聚焦公益精神 陈焕新:智慧法......

    陈焕新1961年6月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自小对乡土有深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国营企业担任采购职务,凭借自身努力升为业务经理并在广州定居成家。2011年,当他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时,......

书店简介